本报讯记者刘昕报道如何加强许可证管理以利于外贸政策效应的更好发挥,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来自商务部、发改委、海关总署和全国商务主管部门的代表及有关专家学者1月22日在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举办的进出口许可证制度研讨会上对我国进出口许可证管理体制的定位、运行、功能和发展方向各抒己见。
许可证制度对于整个对外贸易政策体系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除了扮演着全国各类进出口商品许可证发放数据库的“角色”外,更是“履行国际义务和实施特定贸易政策的合法手段、反映外贸运行动态的先行指标、保护资源环境和产业安全的重要抓手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重要环节”,“加强和完善许可证管理,对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动我国贸易强国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讨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钟山在作出上述表述后,对进一步优化许可证管理工作,提升其服务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从制度、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进行创新的要求。
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表示,许可证制度不再只是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措施,更应为外贸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要“构建我国自己完善且规范的改革方向,同时使对外政策更具精确化”。
南京特办特派员周若军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宣传培训和国际间合作。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沈四宝则提醒应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即:行使主权原则与不违背WTO原则的关系;充分利用许可证制度本身的灵活性、隐蔽性和政策透明度之间的关系;不违反国际义务和维护主权利益、发展利益的关系;许可证制度针对性与不违反非歧视原则性的关系。
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局长王亚平告诉记者,经过入世十多年的历练与磨合,中国逐步形成了一套既符合国际规则又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许可证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在严格遵循透明、平等和效率原则的基础上,数量限制功能得到合法规范,公共服务和预警监控功能逐步强化,成为落实特定贸易政策、监控外贸运行,实现数量、价格预警的重要手段。
下一步,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将“加强发证机构和业务建设,加快许可证信息化进程,完善许可证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功能,提高许可证签发管理队伍素质”。